阔柄杜鹃典型植物群落的结构及其多样性特征分析

作者:黄梅; 戴晓勇*; 杨成华; 邓伦秀; 袁丛军; 李鹤; 龙海燕; 冯育才
来源:西部林业科学, 2020, 49(02): 113-136.
DOI:10.16473/j.cnki.xblykx1972.2020.02.017

摘要

以贵州大沙河自然保护区狭域分布的阔柄杜鹃典型植物群落作为对象,采用典型样地植物群落学调查方法,探讨其阔柄杜鹃的植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特征。结果表明:(1)在6个10m×10m样方内共记录维管束植物42种,隶属26科33属,其中蕨类植物1科1属1种;被子植物25科32属41种,其中单子叶植物1科1属1种,双子叶植物24科31属40种。(2)根据重要值排序发现阔柄杜鹃典型群落有两种类型,分别是阔柄杜鹃+箭竹群落和阔柄杜鹃+山鸡椒群落,其生活型主要以灌木或小乔木为主,且地下芽和一年生植物较少。(3)阔柄杜鹃的径级结构也有两种类型,一种为单峰型,峰值出现在第Ⅲ级(1m≤H<1.5m),主要集中在小径级个体,高度级结构个体数量最多分布在第Ⅲ级,占总个体数的50%,反映出该种群更新能力强,属于增长型种群;另一种为J字型,峰值出现在第Ⅷ级,主要集中在大径级和中径级个体,高度级最高且个体数量最多的分布在第Ⅹ级(≥4.5m),占总个体数的35.85%,最高不超过6m,反映出该种群更新能力弱,属于衰退型种群。(4)阔柄杜鹃+箭竹群落和阔柄杜鹃+山鸡椒群落的物种多样性在各层的大小依次为灌木层>乔木层>草本层。该研究对揭示阔柄杜鹃典型群落的性质、群落的保护、多样性保育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 出版日期2020
  • 单位贵州省林业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