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见孩子

作者:顾琴华
来源:教育研究与评论(小学教育教学), 2020, (10): 1.

摘要

<正>暑假,我阅读了《看见孩子,看见自己》这本书。作者布拉夫曼通过24个与孩子相关的临床心理咨询案例阐述了一个观点:如果父母能看见并理解孩子的情绪与需求,孩子的不良生理反应就会慢慢消失。我随之想到,作为小学教师的我们,同样需要"看见孩子"。看见,是一份责任。每个人身上都有优势,也有不足。学习成绩不如意,在班上不守纪律,常与同学闹矛盾……一个孩子在学校里难免表现出各种不足。如果教师看不见他的优势和需求,反而为这个孩子的存在而感到烦恼、愤怒、无奈,这个孩子的不足就有可能被放大,进而陷入恶性循环,影响孩子的发展。如果我们能看见孩子身上的喜人之处,真心关注,往往能获得取长补短、以长促短的效果。作为一名教师,我们需要担起"看见"的责任,引导孩子健康成长。

  • 出版日期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