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神性”是组成沈从文作品风格的重要部分,亦贯穿在他两次改编自佛经故事的作品中。20世纪30年代的《月下小景》还涌动着“神性”一贯的蓬勃生命性和热烈活力,将一切至美至善的画卷通过佛经故事展示给读者;40年代的《青色魇》则俨然赋予“神性”以匡扶世风的意义,连同沈从文“抽象的抒情”的写作方式,都成为他在这一时期希望重建民族精魂的手段。但这种思想并非是40年代凭空产生的,早在30年代就已萌芽,并做过一些实验。多年尝试,皆是出自一位人文主义文学家的自觉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