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初次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感染的危险因素及翻修手术疗效。方法 纳入自2018-01—2020-01完成的180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术后18例出现假体周围感染,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术后假体周围感染的危险因素。比较翻修手术前后血沉、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疼痛VAS评分、SF-36量表评分。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感染组和未感染组在体质量指数、合并糖尿病患者比例、髋关节置换原因、假体类型、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合并糖尿病、髋关节肿瘤患者、手术时间≥2 h是初次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感染组18例翻修手术后至少获得1年随访。翻修手术后3个月血沉、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水平明显低于术前,术后1年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疼痛VAS评分、SF-36量表评分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医师在首次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应警惕合并糖尿病、髋关节肿瘤、手术时间≥2 h的患者发生假体周围感染。假体周围感染患者进行翻修手术可有效控制感染,患者疼痛症状和髋关节活动能力改善明显。

  • 出版日期2022
  • 单位泰安市泰山区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