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农业机械化发展程度对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疫情流行强度的影响,为农村地区HFRS防控提供借鉴。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 ,收集1985-2015年青岛市以及5个主要HFRS疫区的农业机械化发展程度与疫情流行强度资料,比较分析农业综合机械化程度及HFRS的时间分布、发病率、捕鼠率。利用单纯随机抽样方法 ,选择胶南市2012、2013年康复的HFRS患者作为病例组,同时选择与病例组同等数量的健康居民作为对照组,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入户调查,调查两组人群居住位置、劳作方式、劳作地鼠患情况、居住地鼠患情况、劳作时皮肤损伤情况,分析HFRS发病的危险因素。结果青岛市农业机械化总动力由1985年的174.76万千瓦发展到2015年的854.00万千瓦,综合机械化水平由1994年的60.0%上升到2015年的90.2%;青岛市HFRS发病率由第一个高峰期(1986年)的32.97/10万降至第三个高峰期(2012年)的3.54/10万,胶南、胶州、平度、莱西、即墨市HFRS发病率由第一个高峰期(1985或1986年)的101.25/10万、86.37/10万、35.80/10万、1155/10万、8.13/10万降至第三个高峰期(2012年)的14.68/10万、4.43/10万、2.33/10万、6.02/10万、3.26/10万;秋冬季疫情高峰平台期由4、5个月缩短至2个月左右;鼠捕获率约为2%;小农具或手工劳作的感染风险大于大机械化(OR=0.01,P<0.01)。结论农业机械化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农业耕作方式和农业活动模式,从而通过减少感染机会降低HFRS发病强度,缩短疫情高峰平台期。疫区机械化程度越高,疫情流行强度越低。

  • 出版日期2018
  • 单位山东省青岛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