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青少年骨性Ⅱ类高角患者和Ⅰ类均角颞下颌关节窝位置及形态的区别。方法:选取12~18岁青少年骨性Ⅱ类高角患者为试验组,骨性Ⅰ类均角患者为对照组,每组30例。利用Invivo5三维重建软件对颞下颌关节窝及其相关解剖结构进行三维指标的测量分析。结果:两组颞下颌关节窝最后点ar至前鼻嵴点Ans及蝶鞍点S的距离,颞下颌关节窝最低点ae至其在SN平面投影点的距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颞下颌关节窝最高点cf至后鼻嵴点Pns及蝶鞍点S的距离,颞下颌关节窝最高点cf在SN平面的投影点至蝶鞍点S的水平距离,颞下颌关节窝最高点cf至其在SN平面投影点的距离,颞下颌关节窝最后点ar至其在SN平面投影点的距离,颞下颌关节窝最高点cf与蝶鞍点S连线和SN平面所成角度具有显著差异(均P<0.01)。结论:骨性Ⅱ类高角患者颞下颌关节窝的位置及形态与矢状面型有关联;骨性Ⅱ类高角患者的颞下颌关节窝更靠近颅底。

  • 出版日期2020
  • 单位天津医科大学口腔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