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分析慢性乙型肝炎(慢性乙肝)患者抗病毒治疗前后外周血Ⅱ型树突状细胞(pDC2)的数量和功能变化以及淋巴细胞亚群的数量变化。方法采用流式细胞分析技术对33例慢性乙肝患者进行抗病毒治疗前后的动态观察,拉米夫定治疗组14例,干扰素α治疗组19例。检测患者外周血pDC2的比例、数量和淋巴细胞亚群数量;用体外灭活的1型单纯疱疹病毒(HSV1)刺激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并与PBMCs进行24h共培养,检测培养上清液中干扰素α的产量,以评估pDC2产生干扰素α的能力;统计分析pDC2数量、功能变化及其临床意义。结果拉米夫定组和干扰素α组患者外周血pDC2的比例、数量和产生干扰素α的功能在治疗前均低于对照组(P<0.05)。抗病毒治疗后,拉米夫定组pDC2的比例和数量有提高,伴随自然杀伤(NK)细胞及CD8+T细胞数量的提高;干扰素α组pDC2的比例无明显变化,但pDC2细胞数有提高,同时伴有CD4+T细胞、NK细胞及CD8+T细胞数量的上升。结论拉米夫定和干扰素α作用机制不同,但均可提高慢性乙肝患者的pDC2、NK细胞及CD8+细胞数量。

  • 出版日期2005-4-30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