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自由主义乃至整个近代以来的理论都将"社会"理解为"由个人组成的实体性存在",因此,造就了基于"抽象的、原子化的个人"的社会构建逻辑和秉持"同一性原则"的社会治理方案,致使公共性发生逻辑扭曲和形式化蜕变。张康之教授在《为了人的共生共在》一书中基于全球化的视野和中国社会发展的现实,创造性地提出了"人的共生共在"这一事实判断,进而重新界定社会的内涵及其人与社会的关系,逐步揭开公共性流失问题的根源。根据张康之教授的观点,社会实质上是人的生活和活动的空间,包含在人的生活和活动之中,而当下"人的共生共在"的状况则要求人们必须彻底跳出自由主义传统的禁锢,根据全球化、后工业化进程的需求开展合作治理,才能真正探寻到公共性形式与实质相融合的现实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