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张栻《后杞菊赋》以"杞菊"意象呈现中和之性,表现物我相得的自适心态,其思想深度远远超过了陆龟蒙、苏轼、张耒的赋作。此赋中的哲理思致是伴随着作者的审美体验升腾出来的,客体的直观性使其义理内涵具有充足的生成性。《遂初堂赋》视"厥初"为恻隐之心,竭力发明《周易.复卦》卦辞"反复其道,七日来复"之义,指示返求本心的体验践行之道。《风雩亭词》则指出曾点不忘天理之中庸,时时刻刻都下着操存省察的日用工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