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斯特地区降水量空间插值方法对比——以贵州省为例

作者:莫跃爽; 索惠英; 焦树林*; 赵宗权; 张洁; 赵梦; 刘炜; 李银久
来源:水土保持研究, 2021, 28(01): 164-170.
DOI:10.13869/j.cnki.rswc.2021.01.022

摘要

利用贵州省17个气象站1960—2018年降水资料,采用反距离权重法(IDW)、普通克里金法(OK)、样条函数插值法(Spline)、趋势面插值法(Trend)4种方法,按多年平均、月平均、最大3个月及最小3个月不同降水量指标进行分析,对贵州省降水量空间插值模拟结果进行了交叉检验。结果表明:4种方法的年均降水插值精度和最大3个月降水插值精度为Spline>OK>Trend>IDW;最小3个月降水量插值结果显示OK法的插值结果最好,IDW法效果最差;月降水量插值结果的MAE,MRE和RMSE的变化都呈现出明显的季节性,平均绝对误差(MAE)和均方根误差(RMSE)表现为秋冬两季误差低于春夏两季,平均相对误差(MRE)的值在春季和秋季较高,4种插值方法误差值排序为IDW>Trend>Spline>OK,OK法的插值结果较好,随着降水量的增加,模拟的降水量插值情况变差。(3)贵州省年降水量在空间上变化较大,总体上由南向北减少,年降雨量最高区域主要位于西南部,毕节地区降水最少;采用Spline法对年均降水量进行插值,出现渐变平滑条带现象,其插值结果较为均匀准确,在空间分布上符合贵州省的实际情况,空间插值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