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利用NCEP、地闪、云图和WRF模式等资料,分析总结2010年8月11-12日和2011年8月15-16日关中近10年地闪次数最多的两次湿雷暴天气特征。结果表明:欧亚中高纬为两槽一脊环流形势,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下称西太副高)稳定少动控制陕西,关中低层受切变线直接影响,有利于盛夏强湿雷暴发生。北部高层冷平流和正湿位涡向南下滑,陕北能量锋区南压,陕西西南部低层暖舌向东北方向伸展,关中不稳定层结加强,最大对流有效位能超过3 000 J·kg-1,垂直上升运动深厚,是强湿雷暴发生的有利环境条件。西太副高偏强偏西,"上干下湿"层结不稳定,近地层高温高湿,对流有效位能偏大,垂直上升运动中心和对流云顶偏高,导致强湿雷暴比普通暴雨过程地闪明显偏多。关中地闪与强降水二者中心接近,密集区与低层高位温区走向一致,主要分布在50 m-2·s-2以下正螺旋度区。强湿雷暴不同阶段对流云团与地闪分布差异明显。发展阶段,MCS冷云罩显著扩大,北侧TBB大梯度区呈反气旋北凸,对流云顶和地闪密集区不一致,地闪趋于集中、频次增大;成熟阶段,TBB中心降至-76℃以下,地闪密集区与对流云顶基本重合,密度和频次达到过程最大,正闪分散在负闪密集区西南方向;消散阶段,地闪密集区与云顶逐渐分离,明显减弱、分散,正闪相对活跃。WRF输出的-20-10℃层之间雪、霰粒子质量混合比与地闪频数呈正相关变化,可有效指示关中地闪发展趋势。雪粒子落区相对连续、在地闪周围,霰粒子相对分散、中心靠近地闪密集区。雷暴成熟阶段,雪、霰粒子分别在816km、612 km高度附近,密集区与显著上升运动区一致。上升运动偏强时,地闪平均电流和雨强偏大,与雪粒子空间相关性明显;上升运动偏弱时,地闪平均电流和雨强偏小,与霰粒子相关性明显。地闪频次峰值出现在对流云发展最高时段,频次成倍增大之后3 h内冷云面积显著增大至峰值,随后周边出现过程最大雨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