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清初雄县籍诗人王炘为名门之后,入清后隐居不仕,其诗格调高古,多河朔幽燕之气,作为明遗民,有感于明清鼎移、国破家亡,故郁勃之怀、兴亡之感时时流露于笔端。王炘之诗"取材于《选》,效法于唐,润色于明,而不滥觞于宋元",特别是对盛唐诗人刘长卿在艺术上颇为效法,其七言歌行亦有学习模仿"梅村体"的痕迹。王炘名列"畿辅七子"之一,是清初畿辅地区的重要诗人,然因《茨庵诗钞》流布甚稀,学界对王炘诗歌一直缺乏研究和关注,这与其在清初诗坛的地位是不相符的。

  • 出版日期2021
  • 单位山东大学; 高等研究院; 齐鲁师范学院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