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评估可溶性肿瘤发生抑制蛋白2(s ST2)及白细胞介素33(IL-33)在川崎病(KD)患儿心血管受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湖南省人民医院儿科2013年12月至2017年1月入院的282例KD患儿,其中心血管受累组35例,心血管未受累组247例,另外随机选取50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3组儿童的s ST2和IL-33血浆水平,分析KD患儿冠状动脉受损时s ST2、IL-33和常规炎性指标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白细胞计数(WBC)的变化及相关性,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心血管受累组的s ST2和IL-33血浆水平明显高于心血管未受累组和对照组(P<0.05)。心血管受累组、心血管未受累组CRP、ESR和WBC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心血管受累组、心血管未受累组之间CRP、ESR和WB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治疗后,心血管受累组s ST2、IL-33水平明显下降(P<0.05),而心血管未受累组s ST2、IL-33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KD患儿的s ST2、IL-33水平均与超声心动图Z值呈正相关。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s ST2、IL-33均为KD患儿心血管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s ST2、IL-33对KD心血管受损的预测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结论 KD患儿s ST2、IL-33血浆水平与心血管受损的程度相关,对s ST2和IL-33水平进行分析有助于评估KD患儿的心血管损伤程度及判断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