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比较传统测压方法与改进测压方法对气囊内压力的影响以及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临床效果,为改进临床气囊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①实验研究:在气管模型上进行,分为传统测压组与改进测压组,传统测压组将测压表与指示气囊直接连接进行气囊压力检测;改进测压组通过在测压表上连接一个三通管锁定测压表压力为目标压力(32 cmH2O,1 cmH2O=0.098 kPa)后,再连接指示气囊检测。统计两种测压方法造成的压力损失及10 min内气囊上液体渗漏情况。②临床研究:采用历史性队列研究,选择2014年6月至2018年5月入住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的患者为研究对象,以2016年5月底之前采用传统测压法的患者为对照组(249例),以2016年6月以后采用改进测压法的患者为观察组(314例)。两组均实施了预防VAP的集束化策略。比较两组患者VAP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及ICU住院时间。结果 ①实验研究:传统测压组压力损失值为(10.18±0.47) cmH2O,改进测压组压力损失值为(1.33±0.42) cmH2O,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535,P=0.000)。传统测压组检测后10 min内气囊上液体全部渗漏,而改进测压组气囊上液体无明显渗漏。②临床研究:观察组VAP发生率虽较对照组有所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10%(16/314)比8.43%(21/249),P>0.05〕。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和ICU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d:9.93±3.14比16.77±5.45,11.63±2.28比19.12±5.10,均P<0.01)。结论 改进测压方法可避免传统测压时气囊内压力明显下降以及可能造成的气囊上滞留物渗漏,结合集束化策略可明显改善机械通气患者的临床进程。

  • 出版日期2019
  • 单位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