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戴望舒译作《俄国革命中的诗人》改名为《苏俄诗坛逸话》,是主动适应当时出版市场的需要,而非来自当局的审查压迫;他创办的《现代诗风》仅出一期,亦因经济效益不佳与稿源不足,而非为了创办后来的《新诗》杂志。当事人和研究者对文学事件的记忆与解释往往充斥着神圣化的建构冲动,而将经济、编辑等因素或遮蔽或忽视,但它们其实是文学事件的重要构成,影响甚至决定了文学事件的发生与进程。

  • 出版日期2015
  • 单位泰山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