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清末民初戏曲的"亡国"叙述,不仅着力于呈现本土国家的覆灭历史,而且将视野投注于他国亡国事例,共同构成戏曲领域的"亡国"话语。究其原由,乃是戏曲家迫于国家客观处境的书写选择,亦是当时戏曲改良言论的号召,由此在文学领域、社会时论、史学论说等层面形成亡国言语的互动。在此创作思潮的探索过程中,戏曲逐步回归至原有叙述传统,即以"史鉴"意识贯穿始终,以求达到"以古鉴今""以外鉴中"的社会效果。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