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研究入侵植物牛膝菊Galinsoga parviflora在不同微生境中的表型变异及其适应策略。【方法】选取操场边、垃圾堆、绿化带、荒地、果园和人行道边的牛膝菊种群,采用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PCA)等方法分析与生长、防御相关的表型性状。【结果】反映生长状况的株高、叶片数和花序数等性状种内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牛膝菊具有丰富的生长表型变异;反映防御状况的黄酮、总酚、缩合单宁和叶片毛密度在种内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操场边牛膝菊种群叶和花序的总酚、黄酮和缩合单宁的含量较高,叶片毛密度最大;垃圾堆总酚、黄酮和缩合单宁的含量较低,叶片毛密度最小;垃圾堆种群植株生物量最大,而操场边的较小,表明牛膝菊会根据生境条件的不同在生长与防御间进行资源分配,各种群具有不同的防御策略;牛膝菊具有较高的变异系数,平均变异系数最大的是叶柄长,达61.9%,最小的是株高,变异系数为16.0%;主成分分析表明,对第一主成分影响较大的是生物量相关的性状,对第二主成分影响较大的是防御性状;聚类分析发现操场边的牛膝菊种群单独聚为一支,生境质量影响聚类结果。【结论】在较小空间范围内,牛膝菊种群生长、防御性状也能表现出较高的变异;牛膝菊会根据生境条件的不同在生长与防御间调整资源分配,各种群具有不同的防御策略,这些特性促进牛膝菊入侵各类生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