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口腔鳞状细胞癌在颈部淋巴结的包膜外侵犯(ECS)在各淋巴结分区的浸润方向的差异性。方法:纳入术后病理证实颈部淋巴结转移阳性患者57例。对淋巴结ECS方向的差异性及ECS与病灶T分级、浸润厚度、分化程度,淋巴结大小等之间的关系进行相关分析。结果:57例患者中,30例发生ECS,发生ECS的淋巴结共78个(转移阳性淋巴结共174个),ECS在淋巴结浅面的发生频次为66,深面为51。其中Ⅰ区发生ECS者29个淋巴结,浅面ECS频次为26,深面为13(P<0.05)。其他各区ECS的浸润方向差异无显著性。ECS发生率与原发灶T分期无明显相关性(P>0.05);与原发灶浸润厚度(P<0.05)、肿瘤分化程度(P<0.05)及淋巴结直径(P<0.01)相关。结论:口腔鳞癌颈部Ⅰ区淋巴结浅面发生ECS的概率较深面大。颈淋巴结ECS的发生率与口腔癌肿瘤浸润厚度、淋巴结直径正相关,与肿瘤分化程度负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