苘麻不同种群的种子萌发特性

作者:孟帅帅; 黄兆峰; 苏杰天; 陈召霞; 姜翠兰; 马子晴; 黄红娟*; 魏守辉*
来源:植物保护, 2021, 47(04): 113-140.
DOI:10.16688/j.zwbh.2020266

摘要

为揭示农田恶性杂草苘麻种子的休眠萌发机制,探寻基于休眠调控的绿色防控途径,采用60℃温水浸种30 min+30℃恒温培养的方法测定了不同种群苘麻Abutilon theophrasti种子的萌发率、萌发势与萌发指数。结果表明,供试的18个种群中,种群XJ01、JL04和JL01的萌发率分别为89.95%、89.18%和87.77%,显著高于其他种群;而种群HB01的萌发率最低,仅为41.50%。测定了萌发差异较大的种群JL01和HB01种子的萌发关键期指标,发现JL01种群在温水浸种后培养2 h的吸胀数量、10 h破皮数量和20 h露白数量,显著高于HB01种群,其种子数量分别是HB01种群的1.37、1.76和2.96倍。通过进一步比较8个种群种子的萌发吸胀、破皮与露白数量指标,证实苘麻不同种群种子存在显著休眠萌发差异,其原因可能是由于母体生活环境不同所致。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