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日咳致病菌株的药物敏感性和疫苗相关基因型研究

作者:李丽君; 袁林; 贾举; 高薇; 王青; 孟**; 史伟; 李玥; 姚开虎*
来源: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2019, 34(08): 660-665.
DOI:10.19538/j.ek2019080611

摘要

目的了解百日咳确诊患儿的临床特征、致病菌株的毒力基因分型及抗菌药物敏感性状况。方法收集2015—2016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细菌培养确诊的224例百日咳患儿的临床信息,采用E-test法及KB纸片法检测分离的百日咳鲍特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并检测菌株的23S rDNA基因耐药突变及其抗原基因型。结果 224例患儿分别来自全国14个省份,其中150例(67.0%)患儿<6月龄,176例(78.6%)例患儿未接种或未完成全程百日咳疫苗接种。224株百日咳鲍特菌的主要抗原基因型为ptxA1/ptxC1/ptxP1/prn1/fim2-1/fim3-1/tcfA2,占90.6%(203/224)。所有红霉素耐药菌株均为ptxP1基因型,且23S rDNA基因均检测到A2047G位点突变。分离到18株ptxP3基因型高毒力株,对大环内酯类药物均敏感。全部分离株对磺胺甲基异噁唑/甲氧苄啶(SMZ)最小抑菌浓度(MIC)值分布范围为0.004~0.500 mg/L。结论当前培养确诊的百日咳患儿以未接种疫苗的小婴儿为主,致病菌株的抗原基因型主要为ptxA1/ptxC1/ptxP1/prn1/fim2-1/fim3-1/tcfA2,该型菌株普遍对大环内酯类耐药。高毒力的ptxP3型致病菌株较少见,均对大环内酯类敏感。体外药物敏感性试验提示SMZ可用于百日咳的经验治疗。

  • 出版日期2019
  • 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