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清末至民国时期武汉出现了民居建造的高峰,这些居住建筑既有源于中国传统建筑体系的木构架院落民居,也有受西方文化和技术的影响而产生的联排里分建筑、独立式住宅和公寓等。两者构成了武汉的城市肌理,集中反映了武汉的自然条件、传统文化、经济形态和社会历史。然而,经过近百年的历史,其建筑质量逐渐下降,数量不断萎缩,这种独特的城市文化痕迹正随着城市的发展而急剧消逝,极有可能埋没在城建脚步的灰烬中,被新式建筑所取代。本文对此时期的民居从平面布局、外观装饰、结构形式三个方面进行分析,通过研究其建筑形式的手段,达到传承历史文化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