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偶发18F-氟脱氧葡萄糖(FDG) PET/CT结直肠局灶性摄取增高对结直肠早期腺癌及高风险腺瘤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0年6月在北京医院因非结直肠病变行全身18F-FDG PET/CT显像并偶然发现结直肠局灶性摄取增高的56例患者[男性31例、女性25例, 年龄(66±11)岁, 范围38~84岁]的临床资料, 以18F-FDG PET/CT检查后3个月内的结肠镜及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作为最终诊断标准, 分析18F-FDG PET/CT对结直肠早期腺癌及高风险腺瘤的预测价值。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的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 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的两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检验, 多组间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检验。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勾画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 分析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对结直肠早期腺癌和高风险腺瘤的诊断效能及最佳诊断临界值。结果 56例受检者中, 18F-FDG PET/CT共发现74处结直肠局灶性摄取增高灶, 结肠镜共发现140处阳性病灶。18F-FDG PET/CT发现的74处结直肠局灶性摄取增高灶中, 结肠镜发现阳性病灶59处[其中69.5%(41/59)为早期腺癌(7处)和高风险腺瘤(34处)]、阴性病灶15处。18F-FDG PET/CT共漏诊81处病灶, 其中55.6%为非高风险腺瘤(45处), 27.2%为非腺瘤性息肉(22处)。18F-FDG PET/CT诊断非腺瘤性息肉、非高风险腺瘤、高风险腺瘤、早期腺癌的灵敏度分别为26.7%(8/30)、10.0%(5/50)、72.3%(34/47)和100%(7/7)(χ2=35.09, P<0.001)。18F-FDG PET/CT诊断结直肠早期腺癌和高风险腺瘤的阳性预测值为55.4%(41/74)。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 SUVmax诊断结直肠早期腺癌及高风险腺瘤的最佳临界值为11.6。结论偶发18F-FDG PET/CT结直肠局灶性摄取增高对结直肠早期腺癌及高风险腺瘤的诊断灵敏度及阳性预测值均较高。对于偶发18F-FDG PET/CT结直肠局灶性摄取增高灶, 后续的结肠镜检查是非常必要的, 特别是对于高SUVmax病灶。
-
单位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