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连山不同海拔珠芽蓼光合特性和繁殖策略

作者:宋昕旖; 聂瑾璐; 杨梦涵; 喻懋椿; 陶梁明; 冯虎元; 潘建斌*
来源: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22, 28(06): 1527-1533.
DOI:10.19675/j.cnki.1006-687x.2021.05027

摘要

珠芽蓼是青藏高原的广布种,存在有性和无性两种繁殖方式,其繁殖策略对环境变化非常敏感.为揭示海拔对珠芽蓼光合特性与繁殖策略的影响,以祁连山东段6个海拔梯度的珠芽蓼居群为研究对象,分析光合特性、生长特性、繁殖特性对海拔梯度的响应.结果显示:(1)随着海拔升高,珠芽蓼净光合速率呈现升高趋势,在海拔3 700 m时达到最高值(14.39μmol m-2 s-1),珠芽蓼叶片气孔导度总体上呈现升高趋势,蒸腾速率呈现先升高后下降趋势,胞间CO2浓度在不同海拔间没有明显差异.(2)随着海拔升高,珠芽蓼的株高和叶面积总体呈现下降趋势,地上与地下生物量均减少,比叶面积呈现先下降后升高趋势,叶绿度指数总体呈上升趋势,叶片上、下表皮气孔数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趋势.(3)随着海拔升高,花序轴长占比、珠芽轴长占比、珠芽数量占比均呈现升高趋势.(4)空气温度和光照强度是海拔梯度上珠芽蓼光合特性和植物性状的主要影响因素.可见,随着海拔升高,珠芽蓼受环境限制,总体上获得的能量减少,但珠芽蓼通过提高单位面积的光合能力以适应恶劣的高山环境;随着海拔升高,珠芽蓼通过降低营养生长、增加繁殖生长的能量权衡,来维持种群数量,并且更多地倾向无性繁殖.(图6表2参32)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