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作为考核人物优劣的核心标准,才具有对文才、史才、政治之才等的广泛指涉性,在这种混合运用中,不仅文才独到的性质难以呈现,而且文学创作中无视主体才赋限定、片面夸大学问作用的论调也屡见不鲜。严羽"诗有别才"论的提出,完成了文才本体性质的美学认定,也为创作划定了门槛。从主体素养而言,文艺创作需要别才;具体到每一文体、每一题材,也都面临着更为具体的别才讲求。而这一思想的成熟是以玄学为重要契机的,玄外审美、文笔之辨使文才独有的性质获得初步认知。以此为基础,宋代诗学于文人独到禀赋的关注、于以学为诗创作弊端的反思与宋代禅学标榜"教外别传"的潮流融合,直接催生了"诗有别才"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