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致倦库蚊和骚扰阿蚊标本中分离寨卡病毒的比较研究

作者:付士红; 宋颂; 李晓龙; 徐子乾; 何英; 李樊; 雷雯雯; 王环宇; 梁国栋*
来源:病毒学报, 2019, 35(03): 385-395.
DOI:10.13242/j.cnki.bingduxuebao.003555

摘要

由不同蚊虫分离到的寨卡病毒的生物学表型研究未见报道。本研究首次对从致倦库蚊和骚扰阿蚊中分离的两株寨卡病毒进行生物学表型及病毒分子特征开展研究。分别观察两株病毒在多种组织培养细胞中的致病变效应、空斑形成及病毒滴度等,并对两株病毒基因序列进行分子遗传分析。结果显示,致倦库蚊分离株(GZDJ1685)在BHK-21细胞、C6/36细胞和Vero细胞中的病变时间分别为48h、48h和144h;而骚扰阿蚊分离株(GZDJ1666-2)在BHK-21细胞中的病变时间为144h,该毒株不引起Vero细胞和C6/36细胞病变。两毒株均可在BHK-21细胞中形成空斑。GZDJ1685毒株在BHK-21细胞、C6/36细胞和Vero细胞中的扩增滴度分别为104.2PFU/mL、105.17 PFU/mL和104.6 PFU/mL,而GZDJ1666-2毒株在以上3种细胞中的扩增滴度分别为103.5 PFU/mL、105.49 PFU/mL和106.08PFU/mL。病毒分子遗传系统进化分析发现,GZDJ1685和GZDJ1666-2毒株处于共同的进化分支,均属于亚洲Ⅱ型寨卡病毒。寨卡病毒编码区氨基酸位点分析提示,GZDJ1685和GZDJ1666-2毒株在结构基因的氨基酸位点(S139N、D683E、V763M、T777M)和非结构基因NS1基因的(A188V)变异与从埃及伊蚊和寨卡病毒感染患者分离的病毒完全相同。研究结果提示,虽然从致倦库蚊和骚扰阿蚊分离的寨卡病毒株对组织培养细胞致病变作用和病毒滴度存在巨大差异,但从致倦库蚊和骚扰阿蚊分离的寨卡病毒株均具备与2016年以来在南美洲流行的寨卡病毒相同的分子基础。

  • 出版日期2019
  • 单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 青岛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