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袭性血管黏液瘤超声表现1例

作者:张颖伦; 马倩; 姚骐羽; 李奥; 叶新华*
来源: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2023, 32(05): 588-589.
DOI:10.16245/j.cnki.issn1008-6978.2023.07.009

摘要

患者女, 24岁, 因左侧大阴唇肿胀1年余, 阴道肿物脱垂3个月余就诊。体格检查:左侧大阴唇扪及一界清质软光滑肿块, 大小约3 cm×3 cm, 活动度一般, 无压痛, 皮温正常;双侧腹股沟区均未见明显肿大淋巴结。实验室检查:未见明显异常。常规超声检查显示:左侧大阴唇皮下见一低回声肿块, 紧贴阴道壁左后方生长, 延伸至宫颈, 大小约5.5 cm×3.4 cm×2.5 cm, 形态不规则, 边界清晰, 肿块内部回声不均匀, 未见明显液化及钙化征象, 后方回声无改变, 膀胱与子宫无明显受压移位(图1A);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olor Doppler flow imaging, CDFI)测及肿块内部及周边血流信号(图1B);弹性成像示应变弹性评分4分(图1C)。超声造影[造影剂选用SonoVue(Bracco公司)]示:肿块于10 s自周边向内部增强, 呈整体均匀高增强, 24 s开始缓慢减退(图2)。超声提示:左侧大阴唇皮下富血供占位, 性质待定, 建议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其他影像学检查:CT平扫示阴道壁左后方至左侧大阴唇皮下片状稍低密度影, 不伴骨质破坏(图3A);MRI平扫示阴道壁左后方至左侧大阴唇皮下囊性为主异常信号, 增强示肿块边缘轻度强化(图3B, C), 考虑偏良性或低度恶性病变。术前行超声引导下粗针穿刺活检(图4A), 穿刺病理示少许肌肉组织及纤维结缔组织, 伴间质少许间充质细胞增生, 局灶黏液变性, 考虑梭形细胞病变不能除外。行腹腔镜及会阴开放手术完整切除病灶, 术后病理HE染色提示梭形细胞肿瘤(图4B),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示:CD34(灶+), Desmin(灶+), SMA(-), ER(+), PR(+), SOX10(-), S-100(-), Ki-67(5%+), 诊断为侵袭性血管黏液瘤。在超声造影检查、超声引导下粗针穿刺活检及手术前, 患者均已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查通过[2019-SR-295]。

  • 出版日期2023
  • 单位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