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DAR)脑炎患者运动障碍的临床特点、治疗效果和预后。方法对2012年6月至2019年10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收住院治疗的前瞻性录入的163例抗NMDAR脑炎患者资料进行分析, 根据是否出现运动障碍将患者分为运动障碍组(75例, 46.0%)与非运动障碍组(88例, 54.0%), 于患者免疫治疗后6个月和12个月进行随访, 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治疗和预后等指标有无差异。结果 163例抗NMDAR脑炎患者中, 男性91例(55.8%), 女性72例(44.2%), 年龄26(19, 34)岁。运动障碍组75例中, 口面部肌张力障碍50例(66.7%)、肢体刻板动作45例(60%)、舞蹈样动作28例(37.3%)、偏身投掷动作9例(12.0%)、运动迟缓7例(9.3%)、震颤5例(6.7%)、肌张力障碍持续状态13例(17.3%)。与非运动障碍组患者相比, 运动障碍组患者合并卵巢畸胎瘤(分别为14.7%、3.4%)、免疫治疗前改良Rankin量表评分3~5分(分别为76.0%、33.0%)、脑电图异常(分别为89.3%、77.3%)、腰椎穿刺压力增高(分别为53.3%、34.1%)、脑脊液白细胞增高(分别为73.3%、51.1%)、脑脊液NMDAR抗体强阳性(分别为44.0%、25.0%)、收住重症监护病房救治(分别为60.0%、9.1%)、接受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分别为80.0%、40.9%)、血浆置换(分别为36.0%、3.4%)、免疫抑制剂治疗(分别为37.2%、17.0%)的比例更高, 发病至开始免疫治疗天数更短[分别为20(10, 33)、35(15, 77)d], 免疫治疗至开始好转天数更长(分别为34(20, 60)、20(15, 35)d), 并且上述指标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免疫治疗后6个月和12个月预后与复发情况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近半数抗NMDAR脑炎患者出现表现形式多样的运动障碍, 运动障碍严重程度与疾病的严重程度有一定关系, 经过积极的免疫治疗和对症治疗, 大多数患者运动障碍随着原发疾病治疗好转而好转。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