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AIS)是最常见的脊柱畸形之一,术后肩失衡(postoperative shoulder imbalance,PSI)是医生和患者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也是目前研究的热点。对于AIS患者肩部平衡的定义目前尚无统一共识,这导致各研究设置的标准不同,最终结论也可能相反。目前大多数研究以影像学肩高(radiographic shoulder height,RSH)>10 mm,喙突高度差(coracoid height difference,CHD)>9 mm,锁骨角(clavicle angle,CA)>2°或锁骨倾斜角度差(clavicle tilt angle difference,CTAD)>4.5°定义为患者肩失衡。为了更好地描述肩部情况,学者们提出了很多影像学参数,此外美学参数也被引入到肩平衡的研究中。然而两种参数都有自己的局限性,没有单一参数能够完全真实准确反映患者肩部平衡情况,美学参数虽然评价结果较为真实,但是临床上最易获得,应用最广泛的是影像学参数。然而影像学参数和美学参数间的相关性并不高,无法用影像学参数去完全替代美学参数。PSI发生的危险因素有Risser征分级,近端椎体倾斜角大小,术后上胸弯/主胸弯比值大小,术前CA的大小或T1倾斜角大小、PTC僵硬度、MTC矫正率、上端固定椎体(upper instrumented vertebrae,UIV)选择等,但都不是独立危险因素。近年来锁骨胸腔角度差被认为是一个良好的预测因素,但除了在Lenke1型和5型AIS患者中结果较可靠外,其他类型中暂无相关报道。既往对PSI预防措施研究最多的是UIV选择,近来发现畸形的矫正程度对术后肩平衡的影响也很重要。该文针对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患者肩平衡的目前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为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肩平衡的进一步研究提供思路。

  • 出版日期2020
  • 单位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