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阐明不同生长期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 var.mongolica)外生菌根真菌群落物种组成、分子生态网络特征及其驱动因子,可为樟子松人工林可持续经营管理提供理论依据。该研究以毛乌素沙地不同树龄(23、33和44年)樟子松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调查取样、Illumina MiSeq技术和分子生态网络等生物信息学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比较分析生长季初期(4月)、生长旺盛期(7月)和生长季末期(9月)外生菌根真菌群落物种组成、菌群间相互作用关系及群落变化主要影响因子。主要结果有:1)生长期对樟子松外生菌根真菌丰富度和Chao1指数影响显著,生长旺盛期Chao1指数和Simpson多样性指数显著高于其他两个生长期;树龄对外生菌根真菌多样性没有显著影响。2)毛乌素沙地樟子松根尖共鉴定到外生菌根真菌2门4纲7目18科28属;生长季初期、旺盛期和末期的优势类群分别为棉革菌属(Tomentella)、丝盖伞属(Inocybe)和地孔菌属(Geopora),不同树龄优势类群均为地孔菌属;优势类群棉革菌属和丝盖伞属为生长旺盛期和生长季末期的共有指示菌属。3)生长季末期外生菌根真菌网络节点数、边数最大,其群落结构更加复杂,菌种间存在较强的相互作用。4)土壤pH和年平均相对湿度是显著影响樟子松外生菌根真菌群落物种组成差异的环境因子。结论:生长期和树龄均对樟子松外生菌根真菌多样性与群落物种组成产生影响,其中生长期的作用强于树龄;外生菌根真菌季节动态分布主要取决于土壤性质和气候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