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T和EPBD治疗肝外胆管结石的疗效比较

作者:王闯; 周晓华; 谭硕果; 梁永艺; 姚金科; 刘建平*
来源:中华肝脏外科手术学电子杂志, 2021, 10(04): 390-393.

摘要

目的比较内镜下括约肌切开术(EST)和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球囊扩张术(EPBD)治疗肝外胆管结石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0年5月在广州市增城区人民医院行微创治疗的92例肝外胆管结石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56 例,女36 例;平均年龄(59±5)岁。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符合医学伦理学规定。根据治疗方式将患者分为EST组(45例)和EPBD组(47例),观察两种治疗方式的临床疗效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采用χ~2检验,住院时间和费用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 EST组结石完全清除率为98%(44/45),明显高于EPBD组的85%(40/47) (χ~2=4.649,P<0.05)。EST组术后急性胰腺炎发生率为7%(3/45),明显低于EPBD组的21%(10/47) (χ~2=4.753,P<0.05);而术后出血发生率为31%(14/45),明显高于EPBD组的13%(6/47) (χ~2=4.548,P<0.05)。EST组术后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分别为(9.4±1.4)d、(3.59±0.28)万元,明显高于EPBD组的(6.0±0.9)d、(3.02±0.27)万元(t=5.708,4.166;P<0.05)。结论 EST和EPBD均是肝外胆管结石安全有效的微创治疗方式,EST有较高的结石清除率,且术后急性胰腺炎发生率较低,而EPBD可最大程度地保护Oddi括约肌功能,具有出血发生率低、恢复快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