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2019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数据分析1990—2019年中国高血压心脏病疾病负担变化趋势

作者:张记收; 王梦龙; 刘剑芳; 徐瑶; 赵蒙蒙; 徐姝婉; 潘威; 殷征; 魏成; 万军*
来源:中华高血压杂志, 2023, 31(02): 141-149.
DOI:10.16439/j.issn.1673-7245.2023.02.009

摘要

目的 分析1990—2019年我国高血压心脏病总人群,以及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群体的疾病负担变化趋势。方法 利用2019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GBD)数据,分析1990—2019年高血压心脏病年患病人数、死亡人数、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s)和患病率、死亡率、DALYs率。结果 1990—2019年,我国高血压心脏病年龄标化患病率呈先降低后升高趋势。与1990年相比,2019年我国高血压心脏病标化患病率下降6.0%(1990年标化患病率为461.0/10万,2019年为433.5/10万),其中男性标化患病率下降幅度大于女性,而男、女性15~<50岁群体患病率却明显上升。1990—2019年我国高血压心脏病年龄标化死亡率和DALYs率均呈先降低后升高再降低趋势。与1990年相比,2019年我国高血压心脏病标化死亡率和DALYs率分别下降51.2%和54.8%,其中女性下降幅度大于男性,并且以上现象在15~<50岁、50~<70岁、≥70岁各年龄段表现一致。在高血压心脏病死亡归因危险因素方面,2019年与男性患者死亡相关的前4位危险因素分别是高收缩压、高盐膳食、高体质量指数(BMI)和饮酒,而女性前4位分别是高收缩压、高BMI、高盐膳食和低气温。结论 1990—2019年我国高血压心脏病患病率整体呈先降低后升高趋势,高血压心脏病死亡和伤残负担呈先降低后升高再降低趋势,并呈现性别和年龄差异特点。

  • 出版日期2023
  • 单位武汉大学;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