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清朝对湘西苗区的社会教育是清政府教化民众、稳定社会秩序、增强国家认同的重要策略。苗区社会教育在不同历史时期呈现出不同的阶段性特征。苗区社会教育主要包括宣讲乡约、尊孔崇圣、推崇名宦乡贤、表彰忠勇义烈、旌表孝义贞节、宦游官员著书立说、开展新式教育等七个方面,丰富了苗区文化内涵,使教化方式更加多元。苗区社会教育具有国家在场下的主导性、祭祀空间的整合性、教育内容的通俗性、教育内容和方式的针对性四个特点。清朝对湘西苗区的社会教育强化了民众的国家认同,维护了苗区的社会稳定,使义行、孝行逐渐增多,孝义贞节观念逐渐植入。当然,社会教育也给苗区社会发展带来了一些负面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