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接种对连花清瘟颗粒治疗新冠效果的影响探究

作者:陈建华; 臧海生*; 申玉翠; 廖启彬; 陈健; 陈分乔; 吴娟; 江艳芬; 管元; 陈珂; 王孜; 郭欢
来源:中国实用医药, 2022, 17(27): 7-12.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22.27.002

摘要

目的 探讨疫苗接种对连花清瘟颗粒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新冠)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0例新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是否采用连花清瘟颗粒治疗分为连花清瘟颗粒治疗组(102例)和非连花清瘟颗粒治疗组(98例)。两组均先行西医常规治疗,连花清瘟颗粒治疗组不使用西药退热剂而服用连花清瘟颗粒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退热天数、核酸转阴天数;连花清瘟颗粒治疗组中接种疫苗与未接种疫苗患者的退热天数、核酸转阴天数,不同疫苗接种次数患者的退热天数、核酸转阴天数;分析服用连花清瘟颗粒患者疫苗接种次数与退热天数和核酸转阴天数的相关性;分析典型病例的肺部影像学特征。结果 连花清瘟颗粒治疗组的退热天数(2.55±1.56)d明显短于非连花清瘟颗粒治疗组的(5.10±2.68)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连花清瘟颗粒治疗组的核酸转阴天数(5.26±1.27)d明显短于非连花清瘟颗粒治疗组的(7.20±3.23)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连花清瘟颗粒治疗组中接种疫苗患者的退热天数为(1.55±0.71)d,短于未接种疫苗患者的(3.76±1.45)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接种疫苗患者的核酸转阴天数为(4.64±1.41)d,明显短于未接种疫苗患者的(6.02±0.39)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疫苗接种0、1、2、3次患者的退热天数分别为(3.76±1.45)、(2.00±1.00)、(1.40±0.58)、(1.64±0.78)d,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疫苗接种1、2、3次患者的退热天数短于疫苗接种0次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疫苗接种0、1、2、3次患者的核酸转阴天数分别为(6.02±0.39)、(6.00±0.00)、(4.64±1.41)、(4.50±1.43)d,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疫苗接种2、3次患者的核酸转阴天数均短于疫苗接种0次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疫苗接种0次与1次患者、疫苗接种2次与3次患者的核酸转阴天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服用连花清瘟颗粒患者的疫苗接种次数与退热天数和核酸转阴天数均呈负相关(r=-0.660、-0.557, P<0.05)。结论 接种过疫苗的新冠患者的退热时间、核酸转阴时间均明显短于未接种疫苗患者,而且有疫苗接种次数越多临床疗效越好的倾向。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