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研究中规范使用病原微生物菌(毒)种专家共识

作者:《科学研究中规范使用病原微生物菌种专家共识》编写组; 国家病原微生物保藏中心/国家病原微生物资源库
来源:中华医学杂志, 2022, 102(40).

摘要

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是可培养的, 经保藏机构鉴定、分类并给予固定编号的人间感染甚至传染的微生物, 包括病毒、细菌、真菌、立克次体、寄生虫等。作为一种特殊的实验材料, 广泛应用于诊断试剂、疫苗、药物、标准物质研发, 以及传染病防控相关科学研究之中。其规范使用与否, 不仅直接关乎科研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更关乎科研活动的生物安全。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 进一步规范科学研究中病原微生物菌(毒)种使用, 不断提升我国病原微生物菌(毒)种对生物安全科技创新战略保障和支撑水平, 国家病原微生物保藏中心/国家病原微生物资源库组织病原微生物资源保藏、传染病防控、实验室生物安全、学术出版等领域有关专家编制了《科学研究中规范使用病原微生物菌(毒)种专家共识》。基于文献调查法和专家论证法, 围绕病原微生物菌(毒)种使用的各环节和全过程, 提出了以"风险可控、来源合法、质量可靠、产权保护"4个原则为基础的、6个方面23点共识, 供有关机构和从业人员在开展病原微生物菌(毒)种相关科研活动中参考使用。

  • 出版日期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