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喜马拉雅旱獭对栖息地植被条件选择的初步研究

作者:李红英; 陈洪舰; 李祥; 米宝玉; 周奎章; 李千; 欧尔格力; 张爱萍; 王祖郧
来源:中华地方病学杂志, 2017, 36(06): 400-403.

摘要

目的利用地理信息技术定量分析青海省喜马拉雅旱獭栖息地与植被覆盖度、草地类型、植被类型等植被要素的关系。方法利用ArcGIS软件将青海省地方病预防与控制研究所提供的青海省喜马拉雅旱獭实地调查数据与植被覆盖度、草地类型等遥感和地理信息数据进行空间叠加,提取喜马拉眼旱獭发现样点所在位置的植被特征信息,并进行统计分析,进而就喜马拉雅旱獭对栖息地植被条件的选择进行初步的定量分析。结果经筛选后保留84个有喜马拉雅旱獭活动的野外样点,其植被覆盖度均值为0.7085,范围为0.31331.0000;54.76%(46/84)的旱獭发现样点集中在植被覆盖度为0.701.00的地区。9个草地类型中,高寒草甸占青海省总面积的39.78%,分布着59个旱獭发现样点,占样点总数的70.24%(59/84)。喜马拉雅旱獭主要以草地植物部分种类的根茎为食,包括早熟禾、高山嵩草、委陵菜、珠芽蓼、藏嵩草、棘豆、紫菀以及各种杂类草。结论植被条件是喜马拉雅旱獭栖息地选择的重要因素之一,利用地理信息技术进行喜马拉雅旱獭空间分布与植被要素相互间定量分析,可以加深对旱獭栖息地选择认识,并为草原鼠疫监控和防治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