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口服2.5%甘露醇液体法在评估英夫利昔单抗治疗克罗恩病疗效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确诊为克罗恩病并进行英夫利昔单抗治疗的患者,所有患者治疗前后均行口服2.5%甘露醇肠道超声造影检查。记录患者治疗前后C-反应蛋白(CRP)以及克罗恩病活动指数(CDAI)。依据CDAI分为疗效好组及疗效差组。分析超声征象在治疗前后的差异,对治疗前后肠壁厚度、CRP、CDAI变化程度行相关性分析,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肠壁厚度变化率对疗效的评估作用。结果 (1)59例患者经治疗后,病变处肠壁最大厚度、CRP及CDAI数值均有明显下降,病变处肠壁最大厚度治疗前、后对比:(6.87±2.27)mm VS (5.29±2.21)mm (P<0.05);CRP治疗前、后对比:(19.27±2.91)mg/L VS (6.83±1.36)mg/L(P<0.05);CDAI治疗前、后对比:109.68±10.83 VS 58.41±9.62(P<0.05)。(2)Δ病变处肠壁最大厚度分别与ΔCRP、ΔCDAI呈统计学相关(r=0.35,P=0.007;r=0.59,P=0.001)。(3)ROC评价肠壁厚度变化率对疗效的评估作用:截断值为-11.46%时,肠壁厚度变化率预测疗效的灵敏度为98.1%、特异度为78.1%、曲线下面积为89.1%。结论 口服2.5%甘露醇肠道超声造影对克罗恩病疗效判断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肠壁厚度变化与治疗疗效呈中等相关,使用肠壁厚度变化率对疗效进行评估具有较高的灵敏度与特异度。

  • 出版日期2022
  • 单位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