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草海重污染区生态修复水质效果评估

作者:何芸; 杨海全*; 王敬富; 余伟; 殷超; 徐丹; 唐续尹; 吴嘉曦
来源:水生态学杂志, 2021, 42(05): 78-85.
DOI:10.15928/j.1674-3075.202107010226

摘要

对比分析贵州草海重污染湖区沉水植物生态修复区与对照区沉积物内源磷释放通量,探讨外源负荷得到有效控制后草海重污染区沉水植物生态修复效果,为草海综合污染治理与生态恢复提供一定的数据支撑和科学依据。2018年在草海修复区内和对照区各布设3个采样点,10月至次年10月每个月分别对修复区和对照区水质开展连续跟踪监测。利用薄膜梯度扩散技术(DGT)对比分析了修复区和对照区内源磷释放通量,综合评估了草海重污染区生态修复效果。结果表明,沉水植物修复工程实施一年后,修复区水体氨氮(NH3-N)、总磷(TP)和溶解活性磷(SRP)浓度分别降低为对照区的65%、42%和67%。修复区沉水植物生长茂盛,水体DO含量稳定在8 mg/L以上,透明度显著提高,水质明显改善,CODMn、NH3-N、TP浓度分别降低至5.70、0.39、0.05 mg/L,达到地表水Ⅲ类标准。生态修复工程对内源磷释放量削减30%以上,修复区内源磷贡献率38%,远低于对照区(74%)。当草海流域外源污染得到有效控制后,沉水植物生态系统恢复成为重污染区内源污染控制与水环境修复有效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