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环内酯类耐药和敏感的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特点病例对照研究

作者:冯雪莉; 李勤静; 孙琳; 焦伟伟; 徐保平; 殷菊; 郭琰; 申晨; 李洁琼; 徐放; 綦辉; 肖婧; 申阿东
来源: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2016, 11(05): 357-360.

摘要

目的分析大环内酯类耐药肺炎支原体(MP)肺炎临床特点。方法纳入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北京儿童医院呼吸科病房收治的MP肺炎患儿,入院当天采集咽拭子行MP的DNA及大环内酯类耐药基因检测,根据耐药检测结果分为大环内酯类耐药(MR)组和敏感(MS)组,分析两组的临床特点和疗效指标。结果 225例行大环内酯类耐药基因检测的病例进入本文分析,MR组195例和MS组30例。两组均表现为高热及咳嗽,在性别、年龄、最高体温、重症肺炎所占的比例,急性期外周血WBC、中性粒细胞计数和CRP水平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均表现为大叶性实变影,以右肺单侧为主,但MR组发生双侧病变的比例略高于MS组(P=0.056)。MR组较MS组的总病程[(18.3±6.1)vs(16.5±4.2)d,P=0.031]及使用大环内酯类药物后的发热时间[(7.0±4.3)vs(4.7±3.4)d,P=0.003]均显著延长。对MS组患儿行疗效分析发现,初选大环内酯类药物较初选β-内酰胺类药物治疗患儿的总发热时间[(9.6±3.5)vs(12.1±5.6)d,P<0.001]和总病程[(16.1±4.1)vs(19.3±6.6)d,P<0.001]显著缩短。结论 MP耐药率较高。MP耐药患儿发生双侧肺病变的风险增高、总病程及发热时间显著延长。早期诊断并及时应用大环内酯类药物治疗仍能缩短大环内酯类耐药患儿的病程和发热时间。

  • 出版日期2016
  • 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