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尚书》文本叙述中,自尧舜夏商以来,代替上天管理人间秩序的帝或王需有德才能配享天命,表明德关系着天命的所在,决定了政权的走向。商朝认为其先王、先祖能够与天地之神相通,并选择商汤作为有德之君的代表,形成了继承祖先之德以获得政权的合法性的逻辑。西周初年,鉴于商朝亡国的教训,以周公为首的执政者借助权力与制度的力量拓展了德作为价值共识的内涵,并将其作为治国理念贯穿在国家治理的过程中。《尚书》之德成为维系春秋时期政治秩序的价值共识,从长远来看是对尧舜禹时期天命降于明德之说的继承,亦是自周公以来对明德理念强化的结果。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