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主动脉夹层临床分析

作者:郑智; 查正彪; 刘纯; 李利艳; 魏翔; 潘友民*
来源:心肺血管病杂志, 2020, 39(09): 1090-1115.

摘要

目的:回顾性分析青年主动脉夹层14年来发病的临床特点和治疗变迁的情况。方法:收集我院2006年至2019年,年龄<45岁的青年主动脉夹层患者临床资料,按时间跨度平均分为两组:第一时间段2006年1月至2012年12月,第二时间段2013年1月至2019年12月。统计两时间段的临床资料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病例总数518例,其中第一时间段152例,第二时间段366例。下列指标的比例在第二时间段明显高于第一时间段:首诊时知晓高血压病史的比例(62.6%vs.45.4%,P<0.01);BMI≥32 kg/m2重度肥胖的比例(12.9%vs.6.0%,P<0.05);腹围男性>110 cm,女性>100 cm,重度腹型肥胖的比例(24.7%vs.13.4%,P<0.01);血脂异常的比例(17.8%vs.10.1%,P<0.05);痛风或高尿酸血症的比例(15.8%vs.9.2%,P<0.05)。临床治疗方案中,保守治疗比例第二时间段明显低于第一时间段(13.4%vs.25%,P<0.05),第二时间段的在院病死率稍低于第一时间段(9.8%vs.13.2%),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青年主动脉夹层发病的临床特点随时代变化,大众健康教育和治疗手段的进步是主动脉夹层防治中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