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个案研究显示,对于商业知识及社会经验较普通人更丰富、法律服务资源较普通人更优越、被害风险识别及控制能力较普通人更强的企业家群体而言,诸如强化被害风险提示、学习相关知识、寻求法律服务等"常规措施"对欺诈性被害预防未必奏效。相反,切断这些企业家展开被害中和的技术路径才是防止他们被害的关键。由此,原本用以解释青少年犯罪的中和技术理论,可拓展运用至企业家欺诈性被害问题。作为对传统中和技术理论的发展与完善,被害中和技术理论的构建与发掘成为必要。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