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诞生于昆山腔兴盛之际的《牡丹亭》,经过从传奇文本到演出脚本、从案头文学向场上之作的转化,成为昆曲的标志性符号。此后,昆曲《牡丹亭》的动态传承伴随着其符号化的建构过程,在不同历史、文化语境下,受主流意识形态、观演方式等影响,它所表征的内涵得以延伸,被赋予多元符号意义和多重价值功能。《牡丹亭》的符号化建构路径,映射着传统文化的兴衰和不同意识形态的渗透,也揭示出不同呈现方式与观演互动情境中,固守与改革、传承与创新等诸种关系协调的得与失。探析昆曲《牡丹亭》现代符号体系的建构,对提升其符号认知度和影响力,塑造中华传统文化符号具有重要启示。

  • 出版日期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