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斯特地区珍贵树种黄枝油杉的种子萌发特性

作者:江海都; 谢伟玲; 柴胜丰*; 唐健民; 蒋运生; 秦惠珍; 韦霄
来源:广西植物, 2022, 42(06): 951-960.
DOI:10.11931/guihaia.gxzw202108028

摘要

黄枝油杉为中亚热带喀斯特地区珍贵树种,该物种分布范围狭窄,野生种群幼苗数量少,严重限制了其自然更新。为探求该物种濒危的原因,同时为其保护和利用提供参考,该文对黄枝油杉的种实性状进行了测定,并研究了温度、光照、土壤含水量、基质、贮藏温度和时间、不同地理种源等因素对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1)黄枝油杉球果平均结种率为7.45%±6.54%,种子有较长种翅[(2.27±0.32) cm],种子平均长度为(1.55±0.15) cm(不含种翅),平均宽度为(0.62±0.05) cm,平均厚度为(0.46±0.04) cm,平均千粒重为(214.81±14.76) g,风干种子平均含水量为15.28%±1.66%。(2)黄枝油杉种子萌发的适宜温度为25℃,在20℃和30℃下萌发率显著降低(P<0.05);种子萌发不需要光照,但周期性光照条件下的萌发率显著高于持续光照和持续黑暗条件(P<0.05);种子在土壤含水量为10%~30%条件下均能萌发,且能耐一定程度的干旱;适宜萌发基质为质地疏松、透气性好的泥炭土和珍珠岩;种子不耐贮藏,采集后应及时播种;3个不同地理种源中以桂林恭城县三江乡种群种子萌发率最高。黄枝油杉球果结种率较低,种子萌发对温度要求严格,且种子易失去活力,这可能与其濒危有很大关系。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