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东南地区新元古代下江群的地层年代及其地质意义

作者:覃永军; 杜远生; 牟军; 卢定彪; 龙建喜; 王安华; 张厚松; 曾昌兴
来源:地球科学, 2015, 40(07): 1107-1131.
DOI:10.3799/dqkx.2015.093

摘要

黔东南地区下江群是分布在江南造山带西段的一套前寒武纪浅变质陆源碎屑岩夹火山碎屑岩组合,其地层时代归属与划分特别是区域地层对比一直未能得到很好解决.在对该区前寒武纪地层广泛而详细的剖面测制和地质调查基础上,运用LA-ICP-MS技术,对地层中沉凝灰岩、含凝灰质碎屑岩和碎屑岩进行锆石U-Pb年代学测试,获得一批高精度的年龄.四堡群河村组顶部的碎屑岩和下江群乌叶组第1段顶部的含凝灰质碎屑岩、清水江组底部与中部的沉凝灰岩、平略组中上部的含凝灰质碎屑岩、隆里组中下部的碎屑岩等样品中锆石U-Pb最小年龄组的加权平均年龄分别为819.8±6.4 Ma和779.5±4.7Ma、764.0±6.3Ma与(756.8±7.6Ma、756.0±13.0Ma)、733.9±8.8Ma及725.0±10.0Ma.这些数据将四堡群和下江群的时代限制为新元古代.结合研究区隆里组与长安组整合接触关系和全球低纬度南华系冰期起始年龄(717.4Ma)的地质事实,将下江群沉积时限约束在815717Ma之间.根据区域岩浆事件进一步约束了下江群各组段的地层时限,并开展江南造山带下江群及其相当层位的地层划分与对比,认为新元古代岩浆作用制约着黔东南下江群盆地的演化.

  • 出版日期2015
  • 单位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 贵州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 贵州省地质调查院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