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贾平凹的长篇小说《废都》在1993年初版之际即因其文本中大量的"性"描写和"颓废现象"引起了各界热议,而之后的"被禁"风波更是使其销量大涨,形成当年著名的"废都现象"。除上述原因外,这种"热"还与文本、作家和读者有着密切的关系。2009年再版后,其受评议的程度和在文学市场上的地位与1993年相比明显不同,《废都》自此走向"大冷"的局面,而这种现象无疑是对知识分子边缘化和市场文学资源多元化的反映。以此作为关照,有助于我们对20世纪末21世纪初文学场域的变迁作更为深入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