溃结灵联合柳氮磺胺吡碇片对大肠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NO及IL-13的影响

作者:常东; 刘子志; 汪栋材; 李键; 冯春霞; 李辉; 何方
来源:中国中医急症, 2014, 23(03): 432-482.
DOI:10.3969/j.issn.1004-745X.2014.03.022

摘要

目的观察血浆白介素(IL)-13和血清一氧化氮(NO)在大肠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UC)中的水平变化,观察中药溃结灵煎剂配合柳氮磺胺吡啶(SASP)对IL-13和NO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大肠湿热型活动期轻、中度UC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予溃结灵+SASP治疗,对照组予SASP治疗,疗程为12个月。采用ELISA法和硝酸还原法分别检测治疗前后血浆IL-13及血清NO的水平。结果随着病变程度的增高,血浆IL-13的水平显著降低(P<0.01或0.05);血清NO浓度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但中度与轻度比较,血清NO含量有一定程度增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后,血浆IL-13水平升高明显(P<0.01),血清NO水平明显降低(P<0.05);对照组疗后,血浆IL-13水平升高明显(P<0.05),但血清NO浓度未有明显变化(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对血浆IL-13水平和血清NO水平产生明显影响(P<0.05)。结论通过溃结灵和SASP的联合治疗,很可能使抗炎细胞因子IL-13明显升高,在调节超敏反应、抑制黏液分泌过多方面起重要作用。同时使血清NO水平降低,抑制和减弱免疫/炎症反应,继而达到治疗UC的作用。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