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歌谣运动中的两个细节虽不引人注意,却又密切联系,构成了一条隐含的文艺创作与学术研究的分界线。这不仅仅是感性审美和理性判断的彼此区隔,还缘于歌谣这一对象作为文化象征符号的丰富内涵,以及新知识群体在社会空间中的位置变化。这些复杂因素决定了歌谣运动的轨迹从"民族的诗"到"民族志诗学"的转换过渡。二者无所谓优劣,只是在特定历史时期内,对于特定群体和研究对象而言,哪一种更加容易为人们所接受而已。我们只有在具体的历史事件中,在场域张力关系以及特定群体的审美经验中,才能更好地思考作为永恒"他者"的民歌,到底对"我们"起到了什么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