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1918年,周作人在北京大学讲授欧洲文学史,并编写讲义《欧洲文学史》及《近代欧洲文学史》两册,在讲义中周作人将"Romanticism"一词译为"传奇主义"和"理想主义",这两种译法并非偶然为之,其背后蕴藏着作者在同一时期所主张的文学观及文艺理论。本文主要从"Romanticism"在中国的接受与传播、"传奇主义"与"抒情传统",以及"理想主义"与"人的文学"等三个方面来探讨"Romanticism"一词中文译法背后的深刻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