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抑郁障碍自杀未遂患者父母的生活质量及影响因素

作者:刘向明; 刘情情; 刁艳云; 张文娟; 孙月霞
来源: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22, 30(01): 18-21.
DOI:10.13342/j.cnki.cjhp.2022.01.005

摘要

目的:探讨自杀未遂的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父母的生活质量及影响因素。方法:招募76例自杀未遂的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父母作为研究组,招募与研究组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婚姻状况和职业状况相匹配的76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采用SF-36健康调查量表(SF-36)评估两组的生活质量,采用Zarit照料者负担量表(ZBI)和家属疾病不确定感量表(MUIS-FM)评估患者父母的负担和疾病不确定感。比较两组的生活质量,采用多元逐步线性回归分析探讨影响患者父母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结果:患者父母SF-36中PF(t=-2.8738,P=-0.0046)、RP(t=-5.2764,P<0.0001)、BP(t=-3.2945,P=0.0012)、GH(t=-2.4192,P=0.0168)、VT(t=-5.0616,P<0.0001)、RE(t=-4.9645,P<0.0001)、MH(t=-7.1336,P<0.0001)7个维度的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父母的PCS(t=-4.7954,P<0.0001)和MCS(t=-6.5322,P<0.0001)评分也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父母的ZBI平均分为42.17±14.23。患者父母MUIS-FM总均分为3.10±0.50分。患者病程越长、患者母亲、在职的患者父母、患者父母ZBI得分越高,其PCS和MCS得分越低。患者父母离异/丧偶、患者父母MUIS-FM总分越高,其MCS得分越低。结论:自杀未遂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父母的生活质量较差,患者病程、与患者关系、患者父母的婚姻状况、职业状况、ZBI、MUIS-FM评分是其影响因素。

  • 出版日期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