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24 h内制备浓缩血小板后的去白膜血浆制备冷沉淀的可行性。方法将本站2016年5月~2017年2月采用五联袋(CPDA-1)采集贮存于22℃的400mL全血180袋,分成A1、A2、B1、B2、C1、C2六组,每组30袋。A1组于采血后8 h内,A2、B1、B2、C1、C2组于采血后20~24 h内采用白膜法制备浓缩血小板,分离出白膜上层的血浆速冻作为制备冷沉淀的原料血浆。用血凝分析仪检测冷沉淀凝血因子中Ⅷ因子(FⅧ)、纤维蛋白原(FIB)含量,比较采血后不同制备时间(A1组、A2组)、不同速冻方法(B1组、B2组)、不同冷沉淀制备方法(C1组、C2组)对冷沉淀FⅧ、FIB含量和合格率的影响。结果两种保存时间对冷沉淀FⅧ、FIB质量影响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速冻机的速冻效果和冷沉淀制备方法对去白膜血浆制备的冷沉淀FⅧ质量的影响较大,两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A1、A2、B1、B2、C1、C2六组FIB均合格,但C1、C2组FIB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血后22℃、24h内制备浓缩血小板后的去白膜血浆可作为冷沉淀原料血浆,确保冷沉淀FⅧ、FIB质量的关键是血浆中心温度和冷沉淀制备方法的控制。